账号:
密码: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逍遥侯在线阅读 - 第493章 相公之威

第493章 相公之威

    刘金山身为政务判官,恰好协助李中易,分管着府学。而且,在吴廷祚的压制之下,刘金山不想招祸上身,也十分知趣的只待在府学之中。



    这么一来,李中易算是问对了人,刘金山对于府学的情况,简直就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半个多时辰之后,李中易对开封府学,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小衙内众多,不学无术之徒众多,真正的寒门子弟,几乎没有。



    李中易虽然有些失望,倒也可以理解,晚唐以降,正是礼崩乐坏,武夫当国的混乱时代。



    不同时期的五个中原政权,无一例外,强调的都是富国强兵,鄙视被无一用的书生。



    由于连年征战,民生异常之凋敝,从根源上来说,寒门子弟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想通过远没有规范化制度化的科举,几乎就是痴心妄想。



    很多读书人,迫于生计,只得通过进入各地藩镇的幕府,把军阀们伺候好了,才有可能打开做官之门。



    远的且不去说他,本朝开国的首相王竣,就是极端鄙视读书人的典型。这位爷,曾经当着很多人的面,将唾沫吐到某个文士的脸上,这简直令斯文扫地。



    在李筠的藩地,从州刺史以下,包括县令在内,竟然全是武将出身的丘八撕杀汉。



    这种搞法,就颇有些红朝初立,武夫转业地方,掌握各地行政大权的韵味。



    只可惜,李筠搞的形似神散,最终,因为反宋,被赵老二夺了性命。



    中午,李中易设宴款待刘金山,酒酣耳热之际,开封府衙的现状,他也已经了解的比较透彻。



    话说,吴廷祚当上判开封府之后。做事很有些魄力,直接把府衙里的老官僚们抛在了脑后,获得重用的几乎全是他的幕僚官。



    等李中易杀回马枪的时候,吴廷祚在开封府衙之中。已是仇人遍地。



    俗话说得好,挡人财路,比杀人父母还要可恨!



    吴廷祚一不作二不休,直接把开封府衙之中的既得利益集团给晾到了一旁,独吞了好处。岂能不招人恨?



    李中易心想,这还真是件稀罕事情,不过,吴廷祚出身于草莽,不怎么读书,终究还是露出了难看的吃相。



    这官场之上,讲究的就是个井水不犯河水!



    开封府衙,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之中的吏首犯了贪罪,要杀要剐。随便。可是,上官却不能一脚踢开这六房,自己另起炉灶,新搞一套。



    李中易这一次重回开封府掌舵,心气其实并不高,他身处嫌疑之地,只要柴荣不死,最好还是莫折腾。



    所以,吃酒的时候,李中易就给刘金山暗中交了底。前规照旧!



    刘金山得了李中易的准话,心头一直悬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回到了肚内。



    酒足饭饱,消息落实。刘金山兴高采烈的走了,李中易也放下架子,亲自送他出了客厅。



    等李中易回转的时候,唐蜀衣有些疑惑的问他:“为何对他如此客套?”



    李中易笑道:“堡垒永远是从内部被攻破的,非常时期,人心要齐。”



    唐蜀衣原本就不笨。她立即意识到,李中易的行事风格,有了显著的变化。



    实际上,李中易一直是个外和内刚的性格,表面看起来温文尔雅,不轻易动怒,实际上,有些事情上面,多多少少有些小心眼。



    现在,经过寝宫的险恶之后,李中易彻底敞开胸怀,很多事情都看透了,没有继续放在心上。



    管他白猫,黑猫,能够掌握大政,才是好猫!



    换句话说,李中易受了严重刺激之后,比以前更务实,行事也会更低调。



    如果,以李中易现在的心境,他领兵北进之后,只要捉住了耶律瓶,就会马上撤走。甚至,故意装作徉败一仗,以免因为皇室的猜忌,惹来杀身之祸。



    吃一大堑,还不长一小智,那就活该要更倒霉了!



    如今的李中易,家大业大,他若是完蛋了,父母双亲谁来奉养?



    另外,后院如此之多的美娇娘,肯定会因为失了靠山,被权贵们瓜分一空!



    成王败寇,自古以来,就是明确的游戏规则!



    距离五堂伯李锦江登门求援,已有五日,李中易却始终没有去见柴玉娘。



    奇怪的是,公主府那边一片宁静,李中易这个开封府的老大,始终未见柴玉娘送他来见官。



    这五天时间内,包括政事堂的相公们,以及各位武将,纷纷就位。



    清晨三更天,李中易早早的起床,今日是大朝会,他这个当朝相公,必须参加。



    李中易虽然做了宰相,生活习惯却和以往大致相仿,几乎没啥变化。



    因为早朝过后,还有政事堂的议事,李中易的早餐,基本很少喝粥。



    唐蜀衣亲手做了一碗手擀羊肉臊子伴面,撒上葱花,滴几滴黑芝麻磨成的香油,端到桌上,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李中易左手抓着一张鸡蛋薄烙饼,一口饼,一口面,吃得十分痛快。



    来到这个世界上,李中易最厌恶的吃食,其实是羹。好好的青菜,鲜嫩的羊肉,非得要一锅煮得稀巴烂,令人难以下咽。



    吃罢早饭,李中易净过手,在唐蜀衣的服侍下,换上紫袍玉带,戴上朝冠,罩上乌黑的官靴。



    一切整理完毕,李中易缓步踱出漱月阁,登车行驶到了李府正门。



    这时,正门前,宰相的仪仗已经排开,元随们也已各就各位。



    按照周制,宰相的仪仗,极为显赫惊人。仅仅朝廷发放俸禄的元随,就从几十名,瞬间突然百名,达到了一百单八名的程度。



    李中易还是参知政事的时候,代表宰执的清凉伞,只有一柄。如今,却是三柄,前后中,各一柄。



    另外,李中易以前没资格享用的弩手元随,现在,也被堂而皇之安排在了马车的两侧。



    周随唐制,但是,某些地方却又颇不相同。比如说,大朝会之时,参知政事其实并无座位,可是,宰相却可坐而论政。



    如果说当上宰相之后,所带来的福利待遇,这一条令李中易非常舒畅。



    不仅如此,从此往后,李中易再见柴荣、小符贵妃和皇太子的时候,不仅免跪,而且还有座位。



    李中易毕竟是现代人的人格思想,说句心里话,他一直非常鄙视跪拜之礼。现在,他终于有资格摆脱某些礼仪的束缚,在形式上拥有了较为独立的人格尊严。



    宰相之尊,位极人臣,李中易登车之后,李云潇大声喝道:“相公上朝喽。”



    “呼呼……啪……”领头的一骑元随,挥舞着手里的长鞭,在空中转了好几圈,蓄足了力之后,猛的击打在了地面上,发出令人刺耳的鞭响声。



    紧随其后的是,八名高举“衔牌”的元随,当先一牌上书几个醒目的金漆大字: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宰相的衔牌,在明亮的灯笼光线映射下,熠熠夺目,令人一眼可见,并且终生难忘!



    头块衔牌过去之后,第二块衔牌,上书“特进”二字。其后的衔牌,分别是开国逍遥郡公、太子少保、徐州牧、朔方节度使、翰林学士承旨、开封尹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元随的队伍之中,有人专门高高挑起灯笼,灯笼皆是一样的制式,印上了李中易最显赫的身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本朝体恤民生,禁止在早朝时,鸣锣开道扰民。为了区分官僚体系之中,各位老大们的权势和地位,按照规矩,响鞭的次数和灯笼上的字体,也就成了彼此分高下的标志。



    别看李中易出门不算早,可是,到达宫门前的速度,却并不慢,可谓是后发先至。



    原因其实很简单,路上遇见的所有官员,都必须避让到路旁,等李中易的车驾仪仗过去之后,这才可以继续上路。



    李中易下车的时候,回头望了眼跟随自己上朝的仪仗队伍,心里多少有些小小的得意。



    难怪,林副统帅要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醒掌天下之权,醉卧于美人之膝,以李中易如今的地位,其实大致享受到了其中的滋味。



    不同的是,李中易如今所拥有的特权,并不稳固和牢靠,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丢掉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李中易手捧象笏板,正欲迈步走进宫门,却见一个宫中的内侍,屁颠屁颠的奔到他的面亲,跪下行礼说:“请相公上马进宫。”



    借着宫门前通明的灯火,李中易赫然看见,一位小内侍牵着一匹挂着紫色缰绳的白马,正眼巴巴的望着他。



    哦,是了,本朝一向优遇宰臣,凡是政事堂内的真宰相,皆有资格骑马进宫。



    因为资历尚浅,岁数过于小的缘故,李中易犹豫一下,并没有马上乘马进宫。



    不过,李中易稍作思考,便果断下了决心,能够骑马,又何必走路呢?



    以前,李中易听过一个笑话,某地级市委,新购买了一批进口的皇冠车,打算配发给领导们做专车。某位不知趣,想显示他自己廉洁奉公的副市长,居然把车退回给了机关事务局。



    这位副市长开了个“好”头,市委的领导们,谁都没敢去坐舒适的新车。



    结果,不到半年,那位副市长就因为累计三年里,收了各个部门的年节土特产,价值三万块,被判了三年徒刑。



    一万块判一年,三万块判三年!众怒难犯,何苦来哉?(未完待续。)



    PS:  兄弟们,月票十分不给力呀,本想一鼓作气,码出三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