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杀威
书迷正在阅读:
大明之五好青年、
逍遥小书生、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带着商店到春秋、
这个始皇真牛逼、
振南明、
南宋一代目、
开着房车回贞观、
北江雄鹰、
唐盟、
陈叔宝的南陈之旅、
血色民国,血不冷
“爷,小的带回来了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李勇一见了李中易,立即眉花眼笑的凑过来,谄媚的模样别提多令人恶心,“您猜猜看,小的找到了啥?”
李中易蹲在一处陷坑的旁边,仔细的观察着坑内插着的尖利竹签子,十分入神。
李勇见李中易连头没抬,他就知道此次表功不能继续卖关子了,赶忙解释说:“爷,小的找到了三十万石粮食的线索,外带一位高丽贵女。”
李中易的视线离开竹签子,似笑非笑的瞥了眼李勇,语带讥讽的反问李勇:“你就不怕竹娘剥了你的皮?”
李勇脸上的笑容随即凝固,他带兵出去打草谷的次数极多,总有遗落民间的漂亮女人被他抢到手,然后按照党项一族的习惯主动献给李中易享用。
李中易虽然患有严重的寡人之疾,却也不是什么样的女人都收藏在身边,李勇的“孝敬”至今为止全都被退了货。
李勇没拍着李中易的马屁,却得罪了竹娘,哪有上赶着给主君送女人的道理?一次不收,又来?
自从李勇干了蠢事之后,竹娘从没给过他好脸色看。每次,李勇有事求见的时候,竹娘手下的红妆侍女们,不是故意把汤汤水水撒他身上,就是有心打碎一些器皿,却正好在李勇的脚前。
李勇虽然识得汉字,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话,骨子里却是党项人的作派。党项人是典型的草原民族,他们从来都只认强者为尊,想方设法的讨好强者,才是党项人的生存之道,也符合大草原上的利益分配逻辑。
这脸皮贼厚的李勇,偏又熟知军法,他靠驯服和忠诚获得李中易的赏识,又以显赫的战功被授予骑兵营都指挥使,这才是他立足于李家军的基础。
至于,李勇挖空心思的投李中易之所好,不过是想获得更多立功的机遇罢了。竹娘以及侍女们虽然小动作频频,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李勇的步步高升,有啥可怕的?
李勇自问,李中易若是个喜欢听枕边风的好色庸主,他还会如此的忠诚,并且一直战战兢兢的不敢稍有逾越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讲武堂上课的时候,李勇曾经听过李中易的精辟总结:人往高处走,水朝低处流,野心和实力相辅相成。
“嗯,粮食我收下了,女的就算了。”李中易身边已经有了三个高丽侍妾,继续增加高丽籍妾室的名额,显然不利于后宅的安宁。
彩娇固然纯真可爱,她的两个同胞姊姊,却心眼子贼多,李中易早早的就厌弃了她们,哪怕多看一眼,心里都觉得异常烦躁。
“爷,那女的非要见了您,才肯说出那三十万石粮食的下落,您看……”李勇有心撮合一桩佳话,一直不肯死心。
李中易撇了撇嘴,笑眯眯的说:“哦,等你成了三军之主,再来教我做事,如何?”
这话实在是不可承受之重,李勇吓得脸色苍白嘴唇发乌,赶忙把头一低,双膝跪地闷头认罪,大气都不敢喘半口。
李中易的性子有些古怪,他来了脾气,越是笑着发作的时候,李勇就越不敢争辩。相反,如果李中易爆了粗口开骂,李勇反而有胆子嬉皮笑脸的顺着竿头往上爬。
若是被李中易踢上几脚,那么,李勇就更满意了。谁都知道,李中易对于非心腹嫡系之人,一向是和颜悦色,客气得很。
李勇知趣的跪下请罪,李中易心头窝着的那把火,倒是逐渐消散了许多,他冷冷的反问李勇:“怎么从女人的嘴巴里榨出粮食的下落,应该不需要我再教你了吧?”
“是,是,是……小的明白,小的明白……”李勇很想擦一把额上的冷汗,却强行抑制住了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多余的动作只敢想却始终不敢去做。
李中易看出李勇的惊慌,却只当没看见似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眼前的这个党项蛮子是个颇有些野心的家伙,必须时不时的敲打一番。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一直以来,李中易都很喜欢有想法的部下,实践证明有野心的人,能力一般都比较强。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说实话,擅长拍马屁,绝对是一种令人不可小觑的生存本领!
被一般人所看不起的马屁精们,他们虽然干不了实事,却因擅长揣摩上意,并且舍得不要脸面,往往比一般人过得滋润许多倍。
人活一世的追求,不外乎如下几个字:酒色财权气,气即面子!
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舍不得孩子,套得着狼?
只要付出,总有回报。当有人没本事干大事,却愿意把自己贬入尘埃之中,放弃了所谓的颜面和尊严,却过得比很多人都强,这也是一种大本事,值得尊敬。
成王败寇,诚如斯理!
李中易三言两语打发了李勇之后,他继续背着手,在大营里面“闲逛”。
李云潇肩上背着一只皮包,手里拿着碳笔和记事本,负责把沿途看到的,或是李中易感兴趣的事情,一一记录在案,此所谓巡营日记是也。
工夫不负有心人,做好每件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必定会有质的飞跃!
李中易自问他不是那种绝顶聪明之人,他尤其害怕因为时间久远而忘记了以前的记忆,所以,他的所思所想都必须记下来。
随着地位益高,权势也越来越大,李中易做决策时候,也越来越谨慎小心,用如履薄兵来形容,没有丝毫的夸张成分。
兵凶战危,尽管有了总参议司的存在,最后拍板的依然是李中易。站在他如今的位置上,决策方面稍微有个闪失,很可能就是成千上万条战士的性命,不可不慎。
按照李家军的土政策,不管是阵亡的将士,还是残疾的老兵,均由李中易每月拨钱奉养,以彻底消除袍泽们的后顾之忧。
经过这么些年的实战经验,李中易已经看得很清楚:只要不打败仗,将士们的伤亡率其实比例很小。
不过日积月累下来,从长远打算,就算是李中易富可敌,也渐渐感受到了财政方面的压力。
财政压力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高昂的一次性抚恤金,二是每季度发给遗属的生活费,更重要的则是拨款买良田。
阵亡的将士们,因为忠诚把性命都献了出来,难道李中易能够眼睁睁看着他们的遗属,那些孤儿寡母饿肚子?
李中易只要想到购买上等好田的庞大支出,便不禁有些牙疼,在抚恤金、生活费和良田之间,几乎所有遗属都会选择要良田。
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如今这眼目下,土地(房子)是哑巴儿子的观念一直深入人们的骨髓,绝难改变。
李中易蹲在一处陷坑的旁边,仔细的观察着坑内插着的尖利竹签子,十分入神。
李勇见李中易连头没抬,他就知道此次表功不能继续卖关子了,赶忙解释说:“爷,小的找到了三十万石粮食的线索,外带一位高丽贵女。”
李中易的视线离开竹签子,似笑非笑的瞥了眼李勇,语带讥讽的反问李勇:“你就不怕竹娘剥了你的皮?”
李勇脸上的笑容随即凝固,他带兵出去打草谷的次数极多,总有遗落民间的漂亮女人被他抢到手,然后按照党项一族的习惯主动献给李中易享用。
李中易虽然患有严重的寡人之疾,却也不是什么样的女人都收藏在身边,李勇的“孝敬”至今为止全都被退了货。
李勇没拍着李中易的马屁,却得罪了竹娘,哪有上赶着给主君送女人的道理?一次不收,又来?
自从李勇干了蠢事之后,竹娘从没给过他好脸色看。每次,李勇有事求见的时候,竹娘手下的红妆侍女们,不是故意把汤汤水水撒他身上,就是有心打碎一些器皿,却正好在李勇的脚前。
李勇虽然识得汉字,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话,骨子里却是党项人的作派。党项人是典型的草原民族,他们从来都只认强者为尊,想方设法的讨好强者,才是党项人的生存之道,也符合大草原上的利益分配逻辑。
这脸皮贼厚的李勇,偏又熟知军法,他靠驯服和忠诚获得李中易的赏识,又以显赫的战功被授予骑兵营都指挥使,这才是他立足于李家军的基础。
至于,李勇挖空心思的投李中易之所好,不过是想获得更多立功的机遇罢了。竹娘以及侍女们虽然小动作频频,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李勇的步步高升,有啥可怕的?
李勇自问,李中易若是个喜欢听枕边风的好色庸主,他还会如此的忠诚,并且一直战战兢兢的不敢稍有逾越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讲武堂上课的时候,李勇曾经听过李中易的精辟总结:人往高处走,水朝低处流,野心和实力相辅相成。
“嗯,粮食我收下了,女的就算了。”李中易身边已经有了三个高丽侍妾,继续增加高丽籍妾室的名额,显然不利于后宅的安宁。
彩娇固然纯真可爱,她的两个同胞姊姊,却心眼子贼多,李中易早早的就厌弃了她们,哪怕多看一眼,心里都觉得异常烦躁。
“爷,那女的非要见了您,才肯说出那三十万石粮食的下落,您看……”李勇有心撮合一桩佳话,一直不肯死心。
李中易撇了撇嘴,笑眯眯的说:“哦,等你成了三军之主,再来教我做事,如何?”
这话实在是不可承受之重,李勇吓得脸色苍白嘴唇发乌,赶忙把头一低,双膝跪地闷头认罪,大气都不敢喘半口。
李中易的性子有些古怪,他来了脾气,越是笑着发作的时候,李勇就越不敢争辩。相反,如果李中易爆了粗口开骂,李勇反而有胆子嬉皮笑脸的顺着竿头往上爬。
若是被李中易踢上几脚,那么,李勇就更满意了。谁都知道,李中易对于非心腹嫡系之人,一向是和颜悦色,客气得很。
李勇知趣的跪下请罪,李中易心头窝着的那把火,倒是逐渐消散了许多,他冷冷的反问李勇:“怎么从女人的嘴巴里榨出粮食的下落,应该不需要我再教你了吧?”
“是,是,是……小的明白,小的明白……”李勇很想擦一把额上的冷汗,却强行抑制住了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多余的动作只敢想却始终不敢去做。
李中易看出李勇的惊慌,却只当没看见似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眼前的这个党项蛮子是个颇有些野心的家伙,必须时不时的敲打一番。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一直以来,李中易都很喜欢有想法的部下,实践证明有野心的人,能力一般都比较强。
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说实话,擅长拍马屁,绝对是一种令人不可小觑的生存本领!
被一般人所看不起的马屁精们,他们虽然干不了实事,却因擅长揣摩上意,并且舍得不要脸面,往往比一般人过得滋润许多倍。
人活一世的追求,不外乎如下几个字:酒色财权气,气即面子!
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舍不得孩子,套得着狼?
只要付出,总有回报。当有人没本事干大事,却愿意把自己贬入尘埃之中,放弃了所谓的颜面和尊严,却过得比很多人都强,这也是一种大本事,值得尊敬。
成王败寇,诚如斯理!
李中易三言两语打发了李勇之后,他继续背着手,在大营里面“闲逛”。
李云潇肩上背着一只皮包,手里拿着碳笔和记事本,负责把沿途看到的,或是李中易感兴趣的事情,一一记录在案,此所谓巡营日记是也。
工夫不负有心人,做好每件小事,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必定会有质的飞跃!
李中易自问他不是那种绝顶聪明之人,他尤其害怕因为时间久远而忘记了以前的记忆,所以,他的所思所想都必须记下来。
随着地位益高,权势也越来越大,李中易做决策时候,也越来越谨慎小心,用如履薄兵来形容,没有丝毫的夸张成分。
兵凶战危,尽管有了总参议司的存在,最后拍板的依然是李中易。站在他如今的位置上,决策方面稍微有个闪失,很可能就是成千上万条战士的性命,不可不慎。
按照李家军的土政策,不管是阵亡的将士,还是残疾的老兵,均由李中易每月拨钱奉养,以彻底消除袍泽们的后顾之忧。
经过这么些年的实战经验,李中易已经看得很清楚:只要不打败仗,将士们的伤亡率其实比例很小。
不过日积月累下来,从长远打算,就算是李中易富可敌,也渐渐感受到了财政方面的压力。
财政压力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高昂的一次性抚恤金,二是每季度发给遗属的生活费,更重要的则是拨款买良田。
阵亡的将士们,因为忠诚把性命都献了出来,难道李中易能够眼睁睁看着他们的遗属,那些孤儿寡母饿肚子?
李中易只要想到购买上等好田的庞大支出,便不禁有些牙疼,在抚恤金、生活费和良田之间,几乎所有遗属都会选择要良田。
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如今这眼目下,土地(房子)是哑巴儿子的观念一直深入人们的骨髓,绝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