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八道湾13号
书迷正在阅读:
非酋变欧之路、
木叶之圣主降临、
阳台上的后花园、
漫威有间酒馆、
吞天神王、
御天邪魔、
这,就是篮球、
我的崩坏萌妹旅团、
补心之王、
木叶之船新鸣人(木叶之最强九尾人柱力)、
一不小心成为了三界大佬、
我设计的游戏替换了全世界
1939年元旦。
北平城。
八道湾胡同外不远处,停着一辆黑色道奇小轿车,车内坐着一名青年男子。
他叫徐思源,今年24岁,浙江江山人,现就读于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
他在北平已经待了整整两年,不仅对城内大街小巷十分熟悉,而且还能说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如果只凭口音判断,没人听出这是一个外省人。
早在一年前,徐思源就已经加入了抗日锄奸团。
抗日锄奸团属于军统的外围组织,成员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专门在沦陷区刺杀日伪重要人物。
今天,徐思源和另外三人一起,奉命执行一项刺杀任务,目标是住在八道湾胡同13号的大汉奸周奎人。
这是他第一次执行刺杀任务,心里既紧张又激动……
十几分钟后,三名同伴陆续回到车上。
他们刚刚在附近侦查了一番。
最年长的名叫李云鹏,说是年长,只是相对而言,他其实也才26岁。
外表文质彬彬,戴着一副圆眼镜,身穿北洋大学学生制服的名叫陶然。
神情冷峻,始终不吭一声的名叫姜斌,他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属于那种能动手绝不废话的行动派。
比较巧的是,姜斌和徐思源还是同乡,两人都是浙江江山人。
其实,说巧也不巧,军统掌舵人戴老板是浙江江山人,军统内部重要职务近一半都掌握在浙江人手中。
毫不夸张的说,上下五千年,裙带关系,已然成了烙印不去的一种符号。
四人当中,只有李云鹏是真正的军统特工,兼任军统和锄奸团之间的联络员。
军统在北平以“区”为单位,区长王天森在宝坻组织忠义救**,站务工作由毛万里负责,原察绥站站长马汉山为副手,同时也是军统在北平的实际负责人。
这次刺杀行动,就是马汉山一手策划。
而事实上,除了刺杀周奎人,马汉山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他打算借着这个机会,顺便考察三名锄奸团队员的能力,如果在行动中表现不错,就会发展他们正式加入军统。
非常时期适用非常手段。
随着沦陷区的不断扩大,各大城市都需要设立潜伏组织。
这样一来,军统在人手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特工组织又不能随便招人,从抗日锄奸团中选拔,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为了顺利进入八道湾13号,军统特意从天津调来和周奎人有着师生名分的陶然。
陶然是天津抗日锄奸团成员。
四人分工明确,李云鹏和陶然执行制裁行动,驾驶技术好的徐思源和姜斌负责接应。
这样分派很合理,李云鹏受过专门的特工培训,他的枪法很好,理论上说,成功的把握性更大一些。
陶然必须跟着进去,没有他,就见不到周奎人。
就这次行动而言,执行和接应同样重要,杀人只需瞄准扣动扳机,安全撤退才算圆满完成任务。
对这一点,徐思源心里非常清楚。
……
八道湾13号,是一处三进的四合院,坐北朝南,方方正正,看上去很是气派。
在北平城,这类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
只不过,三进的大宅子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住在这种档次房子里的人,非富即贵。
周奎人在文学领域造诣不凡,曾担任过北大教授,燕大的系主任。
他还有一个哥哥,更是了不得,被称为时下中国文学界的泰山北斗。
十五年前,在周奎人的日本妻子挑拨下,兄弟反目,从此形同陌路。
再往后,七七事变,北平沦陷。
周奎人虽有大才,却无民族气节。
在日本人的邀请下,出任伪政府教育总署督办一职,为所谓******圈摇旗呐喊。
身为名声显赫的社会名流,周奎人一言一行会影响很多人。
所以,他当了汉奸,在北平、乃至全国范围内,所产生的示范效果可想而知。
今天是元旦佳节,十几名跟文化沾边的大小汉奸,借着祝贺新年的由头,纷纷前来登门拜会周奎人。
周奎人在日本人面前是红人,捧臭脚的自然趋之若附。
此刻,会客厅内欢声笑语,十分的热闹。
周奎人居中而坐,即便是在寒冬腊月,手里也拿着一把日式纸扇,轻摇纸扇,面带微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新年新气象,他今天特意换了新衣服,一身宝蓝色对襟马褂,胸前一排铜纽扣尤其醒目。
“周督办,听闻汪煮席多次邀您去南京,可都被您婉言谢绝了。”一名留着山羊胡的老者说道。
“以我看来,周督办德高望重,汪煮席若想一见,理应效法古人,三顾茅庐方显礼贤下士。”
“北平能避免刀兵之灾,周督办功不可没啊……”
一时之间,会客厅内谀词如潮。
周奎人轻轻咳嗽了一声,很优雅的合上纸扇,等着众人安静下来,这才说道:“各位过奖了。奎人一介书生,可不敢和古人先贤相提并论。其实,我对汪煮席仰慕已久,只是一直无缘相见。唉,说起来,我虽不才,却也只是一个殉道者罢了。天下人怨我恨我,且由他们,我相信,后世自有公论。”
众人自然又是七嘴八舌,随声附和。
房门一响,刘姓管事进来禀告:“周先生,外面有两名学生求见。”
周奎人眉毛一挑:“学生?”
“其中一个叫陶然,说是您在天津北洋大学的学生。”刘管事回答道。
“陶然……哦,是有这么个人。他们有什么事?”周奎人曾担任过北洋大学客座教授,陶然学习成绩优异,因此印象十分深刻。
“陶然说,他们对日本国向往已久,想去留学深造,希望您能通融一下。”
“唔,青年才俊,国之栋梁,理应多多提携。让他们进来吧。”
“是。”
“等一下!”
“您还有什么吩咐?”
“记得要搜身。”
“是。”
刘管事躬身退了出去。
现如今,中日已然宣战。
在这种大背景下,还愿意去敌国留学,本身就已经表明了立场,将来学成归来,肯定是要替伪政府效力。
在舆论上,这类事情对美化侵略战争非常有利,周奎人自然要大力支持。
当然,以周奎人现在的身份,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见,来访者中有一个多年未见的学生,他本心也想见上一见。
加上今天心情极佳,他很乐于在人前展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北平城。
八道湾胡同外不远处,停着一辆黑色道奇小轿车,车内坐着一名青年男子。
他叫徐思源,今年24岁,浙江江山人,现就读于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
他在北平已经待了整整两年,不仅对城内大街小巷十分熟悉,而且还能说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如果只凭口音判断,没人听出这是一个外省人。
早在一年前,徐思源就已经加入了抗日锄奸团。
抗日锄奸团属于军统的外围组织,成员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专门在沦陷区刺杀日伪重要人物。
今天,徐思源和另外三人一起,奉命执行一项刺杀任务,目标是住在八道湾胡同13号的大汉奸周奎人。
这是他第一次执行刺杀任务,心里既紧张又激动……
十几分钟后,三名同伴陆续回到车上。
他们刚刚在附近侦查了一番。
最年长的名叫李云鹏,说是年长,只是相对而言,他其实也才26岁。
外表文质彬彬,戴着一副圆眼镜,身穿北洋大学学生制服的名叫陶然。
神情冷峻,始终不吭一声的名叫姜斌,他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属于那种能动手绝不废话的行动派。
比较巧的是,姜斌和徐思源还是同乡,两人都是浙江江山人。
其实,说巧也不巧,军统掌舵人戴老板是浙江江山人,军统内部重要职务近一半都掌握在浙江人手中。
毫不夸张的说,上下五千年,裙带关系,已然成了烙印不去的一种符号。
四人当中,只有李云鹏是真正的军统特工,兼任军统和锄奸团之间的联络员。
军统在北平以“区”为单位,区长王天森在宝坻组织忠义救**,站务工作由毛万里负责,原察绥站站长马汉山为副手,同时也是军统在北平的实际负责人。
这次刺杀行动,就是马汉山一手策划。
而事实上,除了刺杀周奎人,马汉山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他打算借着这个机会,顺便考察三名锄奸团队员的能力,如果在行动中表现不错,就会发展他们正式加入军统。
非常时期适用非常手段。
随着沦陷区的不断扩大,各大城市都需要设立潜伏组织。
这样一来,军统在人手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特工组织又不能随便招人,从抗日锄奸团中选拔,无疑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为了顺利进入八道湾13号,军统特意从天津调来和周奎人有着师生名分的陶然。
陶然是天津抗日锄奸团成员。
四人分工明确,李云鹏和陶然执行制裁行动,驾驶技术好的徐思源和姜斌负责接应。
这样分派很合理,李云鹏受过专门的特工培训,他的枪法很好,理论上说,成功的把握性更大一些。
陶然必须跟着进去,没有他,就见不到周奎人。
就这次行动而言,执行和接应同样重要,杀人只需瞄准扣动扳机,安全撤退才算圆满完成任务。
对这一点,徐思源心里非常清楚。
……
八道湾13号,是一处三进的四合院,坐北朝南,方方正正,看上去很是气派。
在北平城,这类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
只不过,三进的大宅子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住在这种档次房子里的人,非富即贵。
周奎人在文学领域造诣不凡,曾担任过北大教授,燕大的系主任。
他还有一个哥哥,更是了不得,被称为时下中国文学界的泰山北斗。
十五年前,在周奎人的日本妻子挑拨下,兄弟反目,从此形同陌路。
再往后,七七事变,北平沦陷。
周奎人虽有大才,却无民族气节。
在日本人的邀请下,出任伪政府教育总署督办一职,为所谓******圈摇旗呐喊。
身为名声显赫的社会名流,周奎人一言一行会影响很多人。
所以,他当了汉奸,在北平、乃至全国范围内,所产生的示范效果可想而知。
今天是元旦佳节,十几名跟文化沾边的大小汉奸,借着祝贺新年的由头,纷纷前来登门拜会周奎人。
周奎人在日本人面前是红人,捧臭脚的自然趋之若附。
此刻,会客厅内欢声笑语,十分的热闹。
周奎人居中而坐,即便是在寒冬腊月,手里也拿着一把日式纸扇,轻摇纸扇,面带微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新年新气象,他今天特意换了新衣服,一身宝蓝色对襟马褂,胸前一排铜纽扣尤其醒目。
“周督办,听闻汪煮席多次邀您去南京,可都被您婉言谢绝了。”一名留着山羊胡的老者说道。
“以我看来,周督办德高望重,汪煮席若想一见,理应效法古人,三顾茅庐方显礼贤下士。”
“北平能避免刀兵之灾,周督办功不可没啊……”
一时之间,会客厅内谀词如潮。
周奎人轻轻咳嗽了一声,很优雅的合上纸扇,等着众人安静下来,这才说道:“各位过奖了。奎人一介书生,可不敢和古人先贤相提并论。其实,我对汪煮席仰慕已久,只是一直无缘相见。唉,说起来,我虽不才,却也只是一个殉道者罢了。天下人怨我恨我,且由他们,我相信,后世自有公论。”
众人自然又是七嘴八舌,随声附和。
房门一响,刘姓管事进来禀告:“周先生,外面有两名学生求见。”
周奎人眉毛一挑:“学生?”
“其中一个叫陶然,说是您在天津北洋大学的学生。”刘管事回答道。
“陶然……哦,是有这么个人。他们有什么事?”周奎人曾担任过北洋大学客座教授,陶然学习成绩优异,因此印象十分深刻。
“陶然说,他们对日本国向往已久,想去留学深造,希望您能通融一下。”
“唔,青年才俊,国之栋梁,理应多多提携。让他们进来吧。”
“是。”
“等一下!”
“您还有什么吩咐?”
“记得要搜身。”
“是。”
刘管事躬身退了出去。
现如今,中日已然宣战。
在这种大背景下,还愿意去敌国留学,本身就已经表明了立场,将来学成归来,肯定是要替伪政府效力。
在舆论上,这类事情对美化侵略战争非常有利,周奎人自然要大力支持。
当然,以周奎人现在的身份,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见,来访者中有一个多年未见的学生,他本心也想见上一见。
加上今天心情极佳,他很乐于在人前展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