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数风流人物在线阅读 - 己字卷 第八十二节 启动

己字卷 第八十二节 启动

    冯紫英其实很喜欢这种沟通,单纯的依靠打感情牌或者人脉牌都是不长久的,唯有利益才是永恒。

    对尤世功来说,这些匠户的作用主要在于要维护蓟镇诸营的后勤保障和维护,这是他必须要争取和保证的。

    这个时代战争虽然不像现代战争,但是除开粮草的保障之外,其他维护保障一样也不轻松。

    盔甲、腰带的制作和修补,武器和与其相干的器械的增补和维修,还有诸如马车、营帐、马鞍、蹄铁等一系列看起来不经意但其实相当繁杂的准备和维护,这些林林总总算下来,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根本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冯紫英自幼跟随老爹在大同生活,自然也对这些有所了解,所以他也从未指望尤世功能大发善心就毫无保留支持自己,这样的结果已经让他很满意了。

    而且这种近似于合作的模式也是他所想要的,真能更长远。

    未来以永平府为根基所在会建立起来一个最有力的军械武器和甲胄、车辆等方面的综合性制造基地,首要的目标就是辽东和蓟镇。

    现在兵仗局和军器局的生产能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十分虚弱的地步,缺人缺钱银缺技术,所以火铳才会由佛山那边来制作,而兵仗局都只能做一些寻常刀剑和旗帜帐篷之类的物件。

    如果永平能够发展起来,依托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完全可以取代佛山和兵仗局成为蓟辽二镇的主要军资供应基地,同时开可以进一步向宣府、大同、榆林诸镇开放,日后乃至可以垄断整个北地九边的军资供应。

    这是一个设想,如果是自己是首辅,肯定不会将朝廷的武器军资供应系于某一家甚至某几家私人作坊身上,最起码朝廷也应当保持一个基本的制作能力,但是可以将兵仗局进行改制,使其能够和这些私人作坊进行竞争。

    现阶段这些匠人对起步阶段的这一家或者几家私人煤铁开采制作联合体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熟练工人被培养出来,这些匠户的作用就会下降,而且两三年后究竟会是一个什么状况谁也说不清楚。

    现在冯紫英并无意去和永平府地方上这些控制着大量人丁的士绅地主发生冲突,他更希望用一种示范效应来吸引这些永平地方士绅们加入到这个以钢铁、建材为根基的庞大产业群中来。

    这会有一个过程,但是当利润达到一定程度,冯紫英相信没有人能够抵御这种诱惑,哪怕是让地主们背叛他们自身阶级利益,也一样可以实现。

    就像是江南一样,那些海商和丝绸、棉布、制茶、制瓷、造船工坊的东家,哪一个原来不是地主,纯粹的商人少之又少,或者都是混合了商人和地主的共同身份,以土地作为规避风险的根本,而把更多的资本和精力投入到工商产业中去。

    谈妥了这一件大事儿,接下来的事情就相对简单许多,比如要借兵解决一直困扰永平府的盗匪问题。

    永平府下辖诸县州其实对这些盗匪并无毫无知晓,但是鉴于自身缉捕了力量不足,卢龙卫的裁撤极大的削弱了永平府境内非蓟镇管辖卫所的军事力量,所以兵备道的地位在这里也是显得十分尴尬。

    冯紫英在来蓟镇之间也和在卢龙县城里的兵备道沟通过,他们也急于想要通过冯紫英这层关系来说通蓟镇,以便于尽快清剿这些困扰已久的盗匪。

    北直隶诸府的分巡道、分守道、兵备道和其他诸省的诸道略有不同,都直接借周边省份的三司佥事、参议来挂名,但实际上并不受挂名所属省的三司管辖,而直接受朝廷六部和都察院或者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管辖。

    像永平府兵备道便是挂山东按察使司佥事之名。

    现在是永平兵备道这边手中兵力寥寥无几,根本无法胜任剿匪的重任,但蓟镇这边虽然有军队,但地方剿灭匪盗却不是镇卫的职责,所以既需要协调,还需要向兵部报备。

    当然只要蓟镇这边说通了,其他问题就都简单了。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紫英,你说的都不是问题,不过唯独昌黎那边的倭寇,愚兄就有些爱莫能助了,这帮倭寇来无影去无踪,都是通过海上而来,而且愚兄可以肯定这里边绝对有昌黎、乐亭这边的坐地虎为内应,而且这些内应势力还不小,看看惠民盐场现在被这些人侵吞之后火红程度,就知道这块肥肉有多肥,连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衙门都拿他们没办法,嘿嘿,这里边水太深了,……”

    尤世功很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在里边,惠民盐场是长芦都转运盐使司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衙门在永平府最重要的盐场,现在却屡屡被倭寇抢掠焚毁,最终导致永平府这边乃至辽东的盐运都受到影响,还不得不从河间那边运盐过来。

    但惠民盐场解体之后沦为昌黎那边大户们的猎物分食,这些私盐甚至一度占据了永平本地的市场,这种情形无疑是长芦都转运盐使司那边难以接受的。

    长芦都转运盐使司也屡屡恢复惠民盐场,但屡屡被毁,损失惨重,最终只能作罢。

    上奏朝廷,但倭寇来自海上,地方上的确无力解决,打板子永平府和昌黎县方面也不担主责,可要剿灭来无影去无踪的海寇,这太难为永平府了,便是尤世功有心帮忙,也一样束手无策。

    “现在长芦巡盐御史是谁?”冯紫英皱起眉头。

    “刚被免了,现在朝廷尚未任命呢。”尤世功笑了笑,“其中未必没有这层因素,不过前任巡盐御史在里边扮演了什么角色还真不好说,我就不信堂堂一个巡盐御史居然会拿惠民盐场这件事情一点儿辙都没有,还是其中另有隐情,那就不好说了。”

    冯紫英一听尤世功的话就知道这里边多半又有猫腻,免不了利益纠葛和朝廷派系争斗,除了两淮巡盐御史外,四大巡盐御史中其他三大巡盐御史都是由吏部、户部和都察院协商产生,然后上报内阁和皇上御批,足见这几个位置特殊性。

    两淮巡盐御史因为历来属于皇上自留地,收入要进入内库,而永隆帝上任之后这份收益仍然归属于太上皇掌握,尚未交给皇上。

    “尤大哥,这倭寇从海上来,你说在昌黎那边儿有内应,但这些倭寇藏身于哪里呢?我就不信他们还能从日本不远千里而来,这不符合现实条件吧?”

    冯紫英也很纳闷儿,这北地尤其是北直隶这边遭遇倭寇袭扰的情况真的不多,尤其是壬辰倭乱之后这种情形就更罕见了,你说在江南那边有这种情形还说得过去,但永平府,还是针对盐场,难免让人起疑。

    “可能性有几种,但都脱不了一个,倭寇肯定在这周边地区有一个落脚点,这就需要好好去查一查了,但我相信不会太远,几百倭寇要藏身,还有吃穿用度,也不是一个简单事儿,肯定有人替他们遮瞒,这事儿就要看你这个同知的本事了,还是那句话,如果用得着我这边的,你就说一声,但涉及到海上的事情,为兄就无能为力了。”

    冯紫英当然不会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尤世功身上,这本来也不是人家的职责,他只是要取得对方一定程度的支持足矣。

    解决了这边的问题,也算是取得了较大进展,冯紫英便迅即返回卢龙。

    家眷要来了,拖了接近十天才来,另外也让宝祥在这边卢龙县城里重新购置了一座紧邻府衙的宅院。

    实际上府暑里有同知公廨,但是规模太小,也过于简陋,只能临时住一下。

    这也是从前明沿袭过来的惯例,那就是不修衙门,只要过得去,就维持现状。

    吴耀青他们已经忙碌了起来,作为冯紫英在这边的主要幕僚,同知公廨其实主要交给了他和顾登峰在使用了。

    “三处选址已经确定,另外石炭炼焦我们已经开始拿出了几份设计图纸,这边和迁安县里、卢龙这边儿都已经接洽过了,两边县里工房的典吏都已经来实地查看过了,土地山林也已经买了下来,地契已经在衙门里备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顾登峰、庄立民加上晋商的两名代表坐在公廨的厅堂里,侧席而坐,冯紫英一身青色常服,白鹇加身,端坐正中,倒也有了几分同知气象。

    “庄先生,登峰,绍全,既然各方面都已经具备,府衙里我也已经和知府大人说好,昨日我在三屯营和尤总兵也谈妥,匠户会在最短时间内整理完毕,只要你们这边能做起来,肯定能够准时交付,但是具体如何来运作,你们要有一个细致的方略才行。”

    “大人放心,这边选址结束之后,和两边县里也谈妥了,我便已经安排人通知在广州那边的船北上了,只是永平府这边没有像样的码头,所以他们会在扬州重新通过运河北上,再从通州这边过来,估计一个月内就能到。”

    庄立民亲自坐镇,就是看好这件事情,在他看来,永平府这边一旦建立起来生产基地,不但可以供给整个北地和九边的军需,而且可以打开日本、朝鲜的市场。